社会治理

  • “合与和”:当代中国特色治理工具梳理

    刘志鹏;

    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国家,中国国家治理离不开对其基本国情的判断和分析。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政治体系和特点的判断十分丰富,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中国国家治理一直面临着"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判断,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政权在实践中选择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治理工具,这些治理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中央地方关系基础上的"统一权威与分散治理的整合",二是基于国家社会关系基础上的"集中权威与自主治理的调和"。这是对自清朝晚期地方过度分权导致的国家政权机器碎片化的重大修正,奠定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基础,更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合和"的哲学。

    2020年01期 v.37;No.182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与和”:当代中国特色治理工具梳理

    刘志鹏;

    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国家,中国国家治理离不开对其基本国情的判断和分析。长期以来,对于中国政治体系和特点的判断十分丰富,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认为中国国家治理一直面临着"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基于这样的判断,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政权在实践中选择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治理工具,这些治理工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中央地方关系基础上的"统一权威与分散治理的整合",二是基于国家社会关系基础上的"集中权威与自主治理的调和"。这是对自清朝晚期地方过度分权导致的国家政权机器碎片化的重大修正,奠定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的基础,更体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合和"的哲学。

    2020年01期 v.37;No.182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视法律的自律性

    程沙;

    传统的法律他律性以法律的外在强制性作为立论基础,过分强调国家强制力在法律实施中作用的同时忽视了自律对法律的作用不利于公众自觉守法意识的培育。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传统法律他律论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自律性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现。自律性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他律性只是一种外在的保障,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给予法律自律性必要的关注和客观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准确定位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最终实现良法善治的内在要求。

    2020年01期 v.37;No.182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视法律的自律性

    程沙;

    传统的法律他律性以法律的外在强制性作为立论基础,过分强调国家强制力在法律实施中作用的同时忽视了自律对法律的作用不利于公众自觉守法意识的培育。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传统法律他律论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自律性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现。自律性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他律性只是一种外在的保障,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给予法律自律性必要的关注和客观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准确定位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最终实现良法善治的内在要求。

    2020年01期 v.37;No.182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民间规范和地方立法的互动与融合

    李福林;

    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都体现着"地方性知识",都是对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调整和规范。民间规范拥有与地方立法互动融合的有利条件,其可以促进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在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互动实践中,存在着民间规范转化为地方立法、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所抑制和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双重规制的情况。在地方立法中,为了保证地方立法吸纳民间规范的科学性,有必要加强民间规范融合地方立法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地方特色性的立法评估,以实现地方立法实效性的提高。

    2020年01期 v.37;No.182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民间规范和地方立法的互动与融合

    李福林;

    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都体现着"地方性知识",都是对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调整和规范。民间规范拥有与地方立法互动融合的有利条件,其可以促进地方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在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的互动实践中,存在着民间规范转化为地方立法、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所抑制和民间规范被地方立法双重规制的情况。在地方立法中,为了保证地方立法吸纳民间规范的科学性,有必要加强民间规范融合地方立法的合理性、针对性和地方特色性的立法评估,以实现地方立法实效性的提高。

    2020年01期 v.37;No.182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责任之立法完善

    幸红;林鹏程;

    地方政府应依法承担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责任。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地方政府责任存在立法不足等问题。应该剖析地方政府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立法衔接、地方政府与污染责任人及社会公众的责任承担、地方政府部门职责界限,建构土壤污染防治、修复立法中的地方政府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立法衔接模式;完善地方政府与污染责任人、社会公众的责任承担机制;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指明地方政府承担环境责任的优化路径。

    2020年01期 v.37;No.182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责任之立法完善

    幸红;林鹏程;

    地方政府应依法承担土壤污染修复治理责任。目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中地方政府责任存在立法不足等问题。应该剖析地方政府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立法衔接、地方政府与污染责任人及社会公众的责任承担、地方政府部门职责界限,建构土壤污染防治、修复立法中的地方政府责任与民事责任的立法衔接模式;完善地方政府与污染责任人、社会公众的责任承担机制;明确地方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指明地方政府承担环境责任的优化路径。

    2020年01期 v.37;No.182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民商法

  • 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价值取向、功能预设与风险透析

    刘圃君;

    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行政黑名单制度在公共采购领域的延伸,及早的体系化构建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遏制我国公共采购领域腐败犯罪日渐高发态势的有效通路。体系化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也需要预先透析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所可能带来的制度风险。未来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应当谨守比例原则,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厘清合理性边界,以维护公共采购"VfM"目标为主导价值取向,兼顾供应商利益的维护以确保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价值取向的内在平衡,预设失格供应商惩戒与腐败犯罪预防的基本制度功能,充分实现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衍生功能,推动供应商最终走向合规发展道路。

    2020年01期 v.37;No.182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价值取向、功能预设与风险透析

    刘圃君;

    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行政黑名单制度在公共采购领域的延伸,及早的体系化构建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是遏制我国公共采购领域腐败犯罪日渐高发态势的有效通路。体系化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需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也需要预先透析构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所可能带来的制度风险。未来我国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体系化构建应当谨守比例原则,为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厘清合理性边界,以维护公共采购"VfM"目标为主导价值取向,兼顾供应商利益的维护以确保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价值取向的内在平衡,预设失格供应商惩戒与腐败犯罪预防的基本制度功能,充分实现公共采购资格取消制度的衍生功能,推动供应商最终走向合规发展道路。

    2020年01期 v.37;No.182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司法保护——以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魏秀玲;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政策规定衍生为法律制度,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及长久发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重大意义。

    2020年01期 v.37;No.182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司法保护——以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魏秀玲;

    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土地承包经营权从政策规定衍生为法律制度,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保护,对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及长久发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重大意义。

    2020年01期 v.37;No.182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刑法

  • 机能主义视域下的刑罚反应:中国语境下的展开

    葛立刚;

    机能主义刑法观作为以目的理性的刑罚论为基础的学说,在指导立法和立法评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视角。刑法的机能在于对辅助性法益的保护,刑事立法活动应当以此为限度;同时,机能主义刑法学还要求建立目标导向的刑法评价体系,通过对"主观上的目的设定性"和"客观上的功效呈现性"的考察,实现立法效益的评估;从体系性角度看,刑罚制度的改革还应当实现结构体系的协调和内在逻辑的自洽。以此为展开,中国的刑罚改革内容尚有进一步反思的余地和必要。

    2020年01期 v.37;No.182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机能主义视域下的刑罚反应:中国语境下的展开

    葛立刚;

    机能主义刑法观作为以目的理性的刑罚论为基础的学说,在指导立法和立法评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视角。刑法的机能在于对辅助性法益的保护,刑事立法活动应当以此为限度;同时,机能主义刑法学还要求建立目标导向的刑法评价体系,通过对"主观上的目的设定性"和"客观上的功效呈现性"的考察,实现立法效益的评估;从体系性角度看,刑罚制度的改革还应当实现结构体系的协调和内在逻辑的自洽。以此为展开,中国的刑罚改革内容尚有进一步反思的余地和必要。

    2020年01期 v.37;No.182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涉黑犯罪中“共谋型”组织者、领导者的刑事责任

    杨智博;

    仅参与共谋而并没有实际参与犯罪实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组织者、领导者究竟属于何种共犯类型,主要存在间接正犯说和共谋共同正犯说两种对立观点。由于犯罪实施者仍具有相对的意志自由,与间接正犯在支配程度上存在质的差异,故间接正犯说不尽合理。但鉴于组织的层级结构对成员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应认为组织者、领导者属于支配型共谋共同正犯。组织者、领导者通常对犯罪的实施有直接故意,不要求共犯间当面进行谋议。如果事前双方并未谋议,组织成员为维护组织利益所实施的犯罪,则在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原则上也应承担刑事责任。客观上,可以修正地认为组织者、领导者通过对实行犯的支配,无须亲手实施实行行为亦可肯定正犯的成立。

    2020年01期 v.37;No.182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涉黑犯罪中“共谋型”组织者、领导者的刑事责任

    杨智博;

    仅参与共谋而并没有实际参与犯罪实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组织者、领导者究竟属于何种共犯类型,主要存在间接正犯说和共谋共同正犯说两种对立观点。由于犯罪实施者仍具有相对的意志自由,与间接正犯在支配程度上存在质的差异,故间接正犯说不尽合理。但鉴于组织的层级结构对成员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应认为组织者、领导者属于支配型共谋共同正犯。组织者、领导者通常对犯罪的实施有直接故意,不要求共犯间当面进行谋议。如果事前双方并未谋议,组织成员为维护组织利益所实施的犯罪,则在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原则上也应承担刑事责任。客观上,可以修正地认为组织者、领导者通过对实行犯的支配,无须亲手实施实行行为亦可肯定正犯的成立。

    2020年01期 v.37;No.182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诉讼法

  •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

    葛淼;

    近日华为高管孟晚舟案件引发关注,因为加拿大有可能将孟晚舟应美国要求引渡至美国,因此国际法中有关引渡制度的研究,应当结合美国单边经济金融制裁的特性展开。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在当今世界虽然遭遇了诸多争论,但是仍然对得到了普遍承认。对于何为政治犯罪的构成,过去往往集中于论证、区分政治犯罪的客观方面,而忽视了应当自犯罪人的主体角度,去考察犯罪人是否因引渡遭受基本人权的损害。同时,对于引渡请求成立与否,还应当同时充分考虑基本的人权观念和正义理念,而不仅局限于被请求国和请求国在国内法上的考虑。政治犯罪不引渡的首要考虑因素只能是人权问题,华为案是政治性的,加拿大不应当做出准予引渡的决定。

    2020年01期 v.37;No.18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

    葛淼;

    近日华为高管孟晚舟案件引发关注,因为加拿大有可能将孟晚舟应美国要求引渡至美国,因此国际法中有关引渡制度的研究,应当结合美国单边经济金融制裁的特性展开。政治犯罪不引渡原则在当今世界虽然遭遇了诸多争论,但是仍然对得到了普遍承认。对于何为政治犯罪的构成,过去往往集中于论证、区分政治犯罪的客观方面,而忽视了应当自犯罪人的主体角度,去考察犯罪人是否因引渡遭受基本人权的损害。同时,对于引渡请求成立与否,还应当同时充分考虑基本的人权观念和正义理念,而不仅局限于被请求国和请求国在国内法上的考虑。政治犯罪不引渡的首要考虑因素只能是人权问题,华为案是政治性的,加拿大不应当做出准予引渡的决定。

    2020年01期 v.37;No.182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1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刑事指导性案例裁判援引的考察与反思

    雷娜;

    通过对157例样本进行分析可知,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案例主张观点的方法被重视程度逐步提升、"真"刑事指导性案例的低援引率与公众对案例援引的旺盛需求反差明显,但无论从援引积极性、援引对象等方面均可以看出整体援引质量在逐步提高。目前刑事指导性案例在裁判援引方面依然存在说理性不足、援引用语与表述形式不规范等问题,有待通过援引适用判断方法的明确以及多管齐下保障机制的建构等方面予以规范。

    2020年01期 v.37;No.182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刑事指导性案例裁判援引的考察与反思

    雷娜;

    通过对157例样本进行分析可知,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案例主张观点的方法被重视程度逐步提升、"真"刑事指导性案例的低援引率与公众对案例援引的旺盛需求反差明显,但无论从援引积极性、援引对象等方面均可以看出整体援引质量在逐步提高。目前刑事指导性案例在裁判援引方面依然存在说理性不足、援引用语与表述形式不规范等问题,有待通过援引适用判断方法的明确以及多管齐下保障机制的建构等方面予以规范。

    2020年01期 v.37;No.182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跨境电子数据取证中的冲突与对策

    赵菁;

    刑事案件跨境电子数据的取证中面临着两个难点:电子数据侦查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跨境电子取证与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应平衡案件侦查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服务商义务协助机制、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平衡跨境电子取证与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我国司法主权独立的基础上加强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合作,基于公民隐私程度、案件危害程度、不同对象、取证阶段等因素建立分层次的电子数据跨境取证模式。跨境电子数据取证中保证各类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侦查技术水平。

    2020年01期 v.37;No.182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跨境电子数据取证中的冲突与对策

    赵菁;

    刑事案件跨境电子数据的取证中面临着两个难点:电子数据侦查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跨境电子取证与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冲突。应平衡案件侦查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网络服务商义务协助机制、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平衡跨境电子取证与司法管辖权之间的关系,在坚持我国司法主权独立的基础上加强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合作,基于公民隐私程度、案件危害程度、不同对象、取证阶段等因素建立分层次的电子数据跨境取证模式。跨境电子数据取证中保证各类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侦查技术水平。

    2020年01期 v.37;No.182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3K]
    [下载次数:8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认罪协商制度之比较

    李佳臻;

    认罪协商在我国主要体现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在美国主要蕴含在辩诉交易中。中美认罪协商制度在价值追求、自愿性保障和被害人利益保护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效力、证明标准、撤回认罪以及被告人上诉权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可以从适度降低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明确撤回认罪的法律规定和适度限制被告人的上诉权等方面,借鉴美国辩诉交易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2020年01期 v.37;No.182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认罪协商制度之比较

    李佳臻;

    认罪协商在我国主要体现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在美国主要蕴含在辩诉交易中。中美认罪协商制度在价值追求、自愿性保障和被害人利益保护方面具有相似性,但在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效力、证明标准、撤回认罪以及被告人上诉权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可以从适度降低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明确撤回认罪的法律规定和适度限制被告人的上诉权等方面,借鉴美国辩诉交易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2020年01期 v.37;No.182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警学论坛

  •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刘菲;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内驱需求、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制度构建等方面都可证成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可以缓解警力不足、减少警察伤亡、提高警务工作效率;但同时,警务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职业风险和职业困惑,警察组织也将面临新的结构调整。对此,警务工作应当乘人工智能发展之东风,直面风险与挑战,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让人工智能成为警务工作优化改革的契机,成为科技兴警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现代化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智慧大脑"。

    2020年01期 v.37;No.182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警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刘菲;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从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内驱需求、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制度构建等方面都可证成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可以缓解警力不足、减少警察伤亡、提高警务工作效率;但同时,警务工作也将面临新的职业风险和职业困惑,警察组织也将面临新的结构调整。对此,警务工作应当乘人工智能发展之东风,直面风险与挑战,牢牢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让人工智能成为警务工作优化改革的契机,成为科技兴警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现代化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智慧大脑"。

    2020年01期 v.37;No.182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盗窃案件规律特点的新发展与对策研究——以四地盗窃案件统计数据为样本的比较分析

    乔顺利;

    盗窃案件作为侵财类案件中的高发案件,其发案数多、破案率相对不高是当前的一种常态。作为一类典型的"小案",其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特点,且规律特点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系统比较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地盗窃案件统计数据,可以从中总结出当前我国盗窃案件的一些新的规律特点,这些规律特点便于在侦查工作中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地侦防对策,从而为侦查实践中侦办盗窃案件提供理论指引,不断提高盗窃案件的侦查质量和水平。

    2020年01期 v.37;No.182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盗窃案件规律特点的新发展与对策研究——以四地盗窃案件统计数据为样本的比较分析

    乔顺利;

    盗窃案件作为侵财类案件中的高发案件,其发案数多、破案率相对不高是当前的一种常态。作为一类典型的"小案",其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规律特点,且规律特点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系统比较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四地盗窃案件统计数据,可以从中总结出当前我国盗窃案件的一些新的规律特点,这些规律特点便于在侦查工作中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地侦防对策,从而为侦查实践中侦办盗窃案件提供理论指引,不断提高盗窃案件的侦查质量和水平。

    2020年01期 v.37;No.182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8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警察文化塑造与战斗力提升

    宰政;

    文化是意识领域的趋同性形态,源自硬实力,形成软实力,最终强化硬实力。警察文化是警察这支特殊队伍在实践活动中升华发出的精神成果,其蕴含的忠诚的政治文化、人本的组织文化、专业的职业文化和优秀的媒介文化内可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外可塑造形象、赢得民心,优秀的警察文化正是催生警察战斗力的主要力量。

    2020年01期 v.37;No.182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警察文化塑造与战斗力提升

    宰政;

    文化是意识领域的趋同性形态,源自硬实力,形成软实力,最终强化硬实力。警察文化是警察这支特殊队伍在实践活动中升华发出的精神成果,其蕴含的忠诚的政治文化、人本的组织文化、专业的职业文化和优秀的媒介文化内可举旗定向、凝心聚力,外可塑造形象、赢得民心,优秀的警察文化正是催生警察战斗力的主要力量。

    2020年01期 v.37;No.182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警务执法实训课程比较研究——以美国循证警务培训为视角

    辛昊;

    美国循证警务培训具有课程内容科学、教学方法灵活、培训机制健全的特点,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与之相比,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借鉴先进理念,发展完善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程可从以下方向入手:建立公安执法规范化研究中心;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开放融合;利用科技赋能,升级实训中心;建立实战模型,引入沉浸式体验;收集评价指标,注重反馈效能。

    2020年01期 v.37;No.182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美警务执法实训课程比较研究——以美国循证警务培训为视角

    辛昊;

    美国循证警务培训具有课程内容科学、教学方法灵活、培训机制健全的特点,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与之相比,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训体系和考核机制等方面仍有待提升。因此,借鉴先进理念,发展完善国内警务执法实训课程可从以下方向入手:建立公安执法规范化研究中心;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开放融合;利用科技赋能,升级实训中心;建立实战模型,引入沉浸式体验;收集评价指标,注重反馈效能。

    2020年01期 v.37;No.182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