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法律问题研究

  •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发展与完善

    谢小剑;张曼莉;

    在疫情防控期间,基于"零接触"的需要,实践中推动了刑事案件的在线庭审。由于其与直接言辞原则的冲突,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可能损害被告人权利,在线庭审应主要限制于减刑、假释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的简单案件。同时,需要保障被告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在线出庭的真实性、自愿性,线上传输诉讼资料、出示证据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通过互联网网络直播保障审判公开。

    2020年04期 v.37;No.18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刑事案件在线庭审的发展与完善

    谢小剑;张曼莉;

    在疫情防控期间,基于"零接触"的需要,实践中推动了刑事案件的在线庭审。由于其与直接言辞原则的冲突,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可能损害被告人权利,在线庭审应主要限制于减刑、假释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的简单案件。同时,需要保障被告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在线出庭的真实性、自愿性,线上传输诉讼资料、出示证据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通过互联网网络直播保障审判公开。

    2020年04期 v.37;No.18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的法治化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夏金莱;方琪;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军民融合式抗疫在稳定民心、提高救治能力、解决"封城"交通困境和实现网格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有必要常态化。但是,在法治视角下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疫情防控指挥机制缺乏制度依据、军民融合交通运输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军民技术共享与转化上存在法律障碍、军民融合式防控中的军民纠纷缺乏有效救济途径以及军民融合式防控疫情中社会动员的有效性尚待提高等。探寻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法治化路径,需要构建常态化运转的军地融合的应急指挥管理机构,落实军民融合应急交通运输制度,破除军地技术融合的制度壁垒,完善军地法院救济机制,并且优化社会动员机制。

    2020年04期 v.37;No.185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的法治化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

    夏金莱;方琪;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军民融合式抗疫在稳定民心、提高救治能力、解决"封城"交通困境和实现网格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有必要常态化。但是,在法治视角下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疫情防控指挥机制缺乏制度依据、军民融合交通运输制度的落实不到位、军民技术共享与转化上存在法律障碍、军民融合式防控中的军民纠纷缺乏有效救济途径以及军民融合式防控疫情中社会动员的有效性尚待提高等。探寻军民融合式疫情防控法治化路径,需要构建常态化运转的军地融合的应急指挥管理机构,落实军民融合应急交通运输制度,破除军地技术融合的制度壁垒,完善军地法院救济机制,并且优化社会动员机制。

    2020年04期 v.37;No.185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1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涉疫犯罪批捕工作中的“三对关系”阐释

    施珠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情势,检察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抓好批捕工作,将防疫与办案作为一个中心任务来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为妥善处理防疫与办案关系,检察机关必须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同时要守住法治底线,坚持依法防疫。尽管检察机关针对涉疫犯罪依法从快从严批捕、提前介入侦查是确保疫情防控平稳有序推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检察力量的重要表现,但在"从快"批捕的同时,检察机关要坚守公正底线,确保案件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在"从严"批捕的同时,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依法从严。在提前介入侦查,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引导、形成防控合力的同时,要健全完善制约机制,坚持"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2020年04期 v.37;No.185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涉疫犯罪批捕工作中的“三对关系”阐释

    施珠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情势,检察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抓好批捕工作,将防疫与办案作为一个中心任务来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为妥善处理防疫与办案关系,检察机关必须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同时要守住法治底线,坚持依法防疫。尽管检察机关针对涉疫犯罪依法从快从严批捕、提前介入侦查是确保疫情防控平稳有序推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检察力量的重要表现,但在"从快"批捕的同时,检察机关要坚守公正底线,确保案件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在"从严"批捕的同时,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依法从严。在提前介入侦查,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引导、形成防控合力的同时,要健全完善制约机制,坚持"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2020年04期 v.37;No.185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涉疫情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

    张成东;汪千力;

    疫情防控期间,基层自治组织成员行使职权时可能产生的渎职行为值得关注。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成立渎职罪离不开主体地位认定,在不同学说中,"公务说"更为合理。为此,应当在采取"公务说"的基础上,首先肯定居(村)委会、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是受国家机关委托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然后再合理界定基层自治组织中行使疫情防控职权成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地位,以最终实现对基层自治组织涉疫情防控渎职犯罪行为的合理规制。

    2020年04期 v.37;No.185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涉疫情渎职犯罪主体的认定

    张成东;汪千力;

    疫情防控期间,基层自治组织成员行使职权时可能产生的渎职行为值得关注。基层自治组织成员成立渎职罪离不开主体地位认定,在不同学说中,"公务说"更为合理。为此,应当在采取"公务说"的基础上,首先肯定居(村)委会、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是受国家机关委托行使疫情防控职权的组织,然后再合理界定基层自治组织中行使疫情防控职权成员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地位,以最终实现对基层自治组织涉疫情防控渎职犯罪行为的合理规制。

    2020年04期 v.37;No.185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民商法

  • 无偿行为善意取得的比较研究

    李伟群;矢泽久纯;

    支付对价是善意取得的要件之一。可是,日本民法中因没有明文规定有偿取得作为善意取得成立之要件,为此学界有不同的见解。其中多数说认为,即使第三人与占有人之间的交易是无偿的,善意取得依然可以成立。与此相对,奥地利民法和中国物权法中均明确规定将有偿性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且善意取得成立的前提是必须有偿的同时,又派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例如,善意第三人是否必须对占有人实际支付对价、能否将不合理的价格也理解为有偿、可否要求全部支付合同中订立的金额,以及当支付价款与交付标的物的时间发生差异时,应在哪个时间点考察要求第三人必须善意,以上这些设问均在日、中、奥三国法律的比较研究中一一探明,并找出其合理的答案。

    2020年04期 v.37;No.185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无偿行为善意取得的比较研究

    李伟群;矢泽久纯;

    支付对价是善意取得的要件之一。可是,日本民法中因没有明文规定有偿取得作为善意取得成立之要件,为此学界有不同的见解。其中多数说认为,即使第三人与占有人之间的交易是无偿的,善意取得依然可以成立。与此相对,奥地利民法和中国物权法中均明确规定将有偿性作为善意取得的要件,且善意取得成立的前提是必须有偿的同时,又派生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例如,善意第三人是否必须对占有人实际支付对价、能否将不合理的价格也理解为有偿、可否要求全部支付合同中订立的金额,以及当支付价款与交付标的物的时间发生差异时,应在哪个时间点考察要求第三人必须善意,以上这些设问均在日、中、奥三国法律的比较研究中一一探明,并找出其合理的答案。

    2020年04期 v.37;No.185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股东补充责任的特征解构

    陈鸣;

    股东补充责任是在我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公司法律制度,因此对其法律特征的研究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基础理论有重要探索意义。股东补充责任的法律特征应分为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两个层次。一般特征体现了股东补充责任与其他类型补充责任所具有的共通性,即补充性、牵连性和不确定性。独有特征包括责任形成的无因性,责任范围的有限性和责任实现的终局性,其中无因性彰显了股东补充责任保障商事交易的信用功能,反映出其商事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股东补充责任的独有特征表明补充责任并非所有法律部门通用的规则,在不同的法律领域呈现不同的特质,因此对补充责任的民商界分应当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0年04期 v.37;No.185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股东补充责任的特征解构

    陈鸣;

    股东补充责任是在我国本土生长起来的公司法律制度,因此对其法律特征的研究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法基础理论有重要探索意义。股东补充责任的法律特征应分为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两个层次。一般特征体现了股东补充责任与其他类型补充责任所具有的共通性,即补充性、牵连性和不确定性。独有特征包括责任形成的无因性,责任范围的有限性和责任实现的终局性,其中无因性彰显了股东补充责任保障商事交易的信用功能,反映出其商事法律责任的本质属性。股东补充责任的独有特征表明补充责任并非所有法律部门通用的规则,在不同的法律领域呈现不同的特质,因此对补充责任的民商界分应当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0年04期 v.37;No.185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式研究

    李想;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据信息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也给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明确数据库保护的首要问题应当是合理定义数据概念并确定其涵盖的内容。对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包括版权保护范式和商业秘密保护范式,数据库保护具体的立法尝试比较典型的包括欧盟数据保护指令,消费者和投资者访问法案以及欧盟数据通用保护条例。每种保护范式和立法尝试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但对于加强数据库的保护都提供了经验和养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保护的探索应当要注意利益平衡,促进商业应用与开发,强调技术措施的辅助作用和实现隐私的合理保护。

    2020年04期 v.37;No.185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式研究

    李想;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数据信息市场带来了新的变革,也给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明确数据库保护的首要问题应当是合理定义数据概念并确定其涵盖的内容。对于数据库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包括版权保护范式和商业秘密保护范式,数据库保护具体的立法尝试比较典型的包括欧盟数据保护指令,消费者和投资者访问法案以及欧盟数据通用保护条例。每种保护范式和立法尝试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但对于加强数据库的保护都提供了经验和养分。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库保护的探索应当要注意利益平衡,促进商业应用与开发,强调技术措施的辅助作用和实现隐私的合理保护。

    2020年04期 v.37;No.185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保险保证的范畴界定与类型区分

    王蓉;

    保险保证制度形成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海上保险判例法,并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以成文法的形式得以确立,之后随着该法的传播被许多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险法继受,成为英美法系保险法中特有的法律制度。与英美法系不同,大陆法系保险法中没有保险保证之概念,而是通过风险变更、危险增加等相似功能制度,在承保风险发生变化时重新调整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大陆法系保险法中的相关制度相比,保险保证制度是保险人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承保经验以合同约定的方式为被保险人创设义务,通过对被保险人的约束预先防范承保风险状况之变化,从而实现对保险合同对价平衡之维护,具有其不可替代之风险控制功能,也更符合保险合同之契约自由。我国应当借鉴英美法系保险保证制度的相关规范,在保险法中赋予保险保证应有之法律地位。

    2020年04期 v.37;No.185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保险保证的范畴界定与类型区分

    王蓉;

    保险保证制度形成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海上保险判例法,并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以成文法的形式得以确立,之后随着该法的传播被许多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险法继受,成为英美法系保险法中特有的法律制度。与英美法系不同,大陆法系保险法中没有保险保证之概念,而是通过风险变更、危险增加等相似功能制度,在承保风险发生变化时重新调整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大陆法系保险法中的相关制度相比,保险保证制度是保险人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承保经验以合同约定的方式为被保险人创设义务,通过对被保险人的约束预先防范承保风险状况之变化,从而实现对保险合同对价平衡之维护,具有其不可替代之风险控制功能,也更符合保险合同之契约自由。我国应当借鉴英美法系保险保证制度的相关规范,在保险法中赋予保险保证应有之法律地位。

    2020年04期 v.37;No.185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刑法

  • 基于防卫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认定研究

    陈凌剑;

    我国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旨在鼓励公民防抗不法侵害,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受静态的利益衡量影响,与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刑法学界沉迷于概念法学中,对正当防卫成立要件的改进与更新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其根源在于双方都缺乏一种防卫人的视角去评判整个防卫过程。因此,有必要将对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的防卫认识、主体特征、心理变化等纳入评价的范围。目前正当防卫适用过严的问题不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司法机关在裁判时基本立场的错位。坚持保护防卫人的立场,才能实现立法目的。

    2020年04期 v.37;No.185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防卫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认定研究

    陈凌剑;

    我国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旨在鼓励公民防抗不法侵害,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受静态的利益衡量影响,与立法目的背道而驰。刑法学界沉迷于概念法学中,对正当防卫成立要件的改进与更新未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其根源在于双方都缺乏一种防卫人的视角去评判整个防卫过程。因此,有必要将对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的防卫认识、主体特征、心理变化等纳入评价的范围。目前正当防卫适用过严的问题不在于法律本身,而在于司法机关在裁判时基本立场的错位。坚持保护防卫人的立场,才能实现立法目的。

    2020年04期 v.37;No.185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0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诉讼法

  • 论认罪认罚从宽场域内不起诉的适用

    宋志军;毛泽金;

    酌定不起诉制度适用的严苛条件正在逐渐松动,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在做出适当调整后可以扩大适用至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为酌定不起诉制度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扩大适用提供制度基础。以认罪认罚为基础的不起诉样态,在性质上区别于通常的不起诉制度,但是在实现上又依赖于通常的不起诉制度。这种特殊的不起诉类型与降格起诉或选择起诉共同构成了控辩协商不起诉这一独特的理论模型。在控辩协商不起诉的模式中,更应当注重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利。

    2020年04期 v.37;No.185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论认罪认罚从宽场域内不起诉的适用

    宋志军;毛泽金;

    酌定不起诉制度适用的严苛条件正在逐渐松动,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在做出适当调整后可以扩大适用至成年人犯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为酌定不起诉制度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扩大适用提供制度基础。以认罪认罚为基础的不起诉样态,在性质上区别于通常的不起诉制度,但是在实现上又依赖于通常的不起诉制度。这种特殊的不起诉类型与降格起诉或选择起诉共同构成了控辩协商不起诉这一独特的理论模型。在控辩协商不起诉的模式中,更应当注重被害人的程序参与权利。

    2020年04期 v.37;No.185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0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反腐败合作中的追逃附带追赃

    高一飞;韩利;

    追赃可以促进追逃,追逃也可以帮助追赃。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法治建设等差异的影响,中国引渡和遣返中的死刑及酷刑问题经常被他国刻意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劝返的司法协助属性也经常被歪曲,追逃与追赃结合得仍不够紧密。对此,应当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完善引渡附带追赃。通过承诺不适用死刑、促进引渡条约的缔结与运用、加强引渡与追赃的有机结合等措施,不断提高引渡附带追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完善遣返附带追赃。通过从容应对难民程序的繁琐流程,有针对性地准备证据材料;打牢遣返附带追赃的中国法基础,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减少和避免他国对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误解,推进遣返追赃的综合性保障,提高遣返附带追赃的成功率。三是完善劝返附带追赃。通过推进劝返程序的立法进程、严守劝返承诺中的公正底线、规范境外劝返的配套性机制,发挥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2020年04期 v.37;No.185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反腐败合作中的追逃附带追赃

    高一飞;韩利;

    追赃可以促进追逃,追逃也可以帮助追赃。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法治建设等差异的影响,中国引渡和遣返中的死刑及酷刑问题经常被他国刻意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劝返的司法协助属性也经常被歪曲,追逃与追赃结合得仍不够紧密。对此,应当从以下方面完善:一是完善引渡附带追赃。通过承诺不适用死刑、促进引渡条约的缔结与运用、加强引渡与追赃的有机结合等措施,不断提高引渡附带追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完善遣返附带追赃。通过从容应对难民程序的繁琐流程,有针对性地准备证据材料;打牢遣返附带追赃的中国法基础,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减少和避免他国对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误解,推进遣返追赃的综合性保障,提高遣返附带追赃的成功率。三是完善劝返附带追赃。通过推进劝返程序的立法进程、严守劝返承诺中的公正底线、规范境外劝返的配套性机制,发挥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2020年04期 v.37;No.185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仲裁员的公正性问题探析

    丁小巍;王吉文;

    公正性是国际仲裁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任职资格条件,并将影响国际仲裁的有效性与权威性。思维定势理论表明,思维定势所型塑的观念会对人的认知与判断产生持续性的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其事实判断与法律适用上的公正性。作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资深法官和仲裁法庭常被指定的知名仲裁员,Wolfrum法官对当事方不出庭的严厉态度以及对法庭管辖权扩张积极倡导立场的一致性与持续性表明其已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势,进而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得出了不符合国际法律规则与国际社会通行观念的结论。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作为长期接受精英教育并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国际仲裁员,也会受到思维定势及其所型塑观念的影响,进而对其公正性带来消极的效果。所以,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国际仲裁员的公正性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出合适的决策。

    2020年04期 v.37;No.185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国际仲裁员的公正性问题探析

    丁小巍;王吉文;

    公正性是国际仲裁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任职资格条件,并将影响国际仲裁的有效性与权威性。思维定势理论表明,思维定势所型塑的观念会对人的认知与判断产生持续性的正向或反向的推动作用,从而影响其事实判断与法律适用上的公正性。作为国际海洋法法庭的资深法官和仲裁法庭常被指定的知名仲裁员,Wolfrum法官对当事方不出庭的严厉态度以及对法庭管辖权扩张积极倡导立场的一致性与持续性表明其已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势,进而在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上得出了不符合国际法律规则与国际社会通行观念的结论。这一定程度上表明,作为长期接受精英教育并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国际仲裁员,也会受到思维定势及其所型塑观念的影响,进而对其公正性带来消极的效果。所以,我们应正确地认识国际仲裁员的公正性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出合适的决策。

    2020年04期 v.37;No.185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警学论坛

  • 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专业整合与体系构建

    冯道康;

    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下的专业整合应该突出公安专业厚基础和宽口径型的专业特色,强调公安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为体现公安学科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科公安专业学历教育重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本科公安专业设置不易过于狭窄,课程设置不宜过于强调细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安专业学生的能力应体现为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结构多元化的知识。公安高等院校研究生学历教育重在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创新型人才。

    2020年04期 v.37;No.185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安学/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专业整合与体系构建

    冯道康;

    公安学/公安技术学科下的专业整合应该突出公安专业厚基础和宽口径型的专业特色,强调公安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为体现公安学科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科公安专业学历教育重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本科公安专业设置不易过于狭窄,课程设置不宜过于强调细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安专业学生的能力应体现为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结构多元化的知识。公安高等院校研究生学历教育重在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创新型人才。

    2020年04期 v.37;No.185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全民禁毒”

    冯立洲;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对毒品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全民禁毒"是一种支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多元共赢的有效的禁毒体系。作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全民禁毒"在理念上与共建共治共享高度契合,但在具体举措上也存在着需要解决政府、公民和机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在治理过程中,"全民禁毒"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指导下进行完善,通过建立毒情公开机制,激活公民禁毒意识,完善禁毒法制保障,推动科技支撑禁毒,健全禁毒评价体系,实现毒品问题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治理方式的精细化,进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做到社会治理全民受益。

    2020年04期 v.37;No.185 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视阈下的“全民禁毒”

    冯立洲;

    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对毒品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全民禁毒"是一种支持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多元共赢的有效的禁毒体系。作为新时代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全民禁毒"在理念上与共建共治共享高度契合,但在具体举措上也存在着需要解决政府、公民和机制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在治理过程中,"全民禁毒"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指导下进行完善,通过建立毒情公开机制,激活公民禁毒意识,完善禁毒法制保障,推动科技支撑禁毒,健全禁毒评价体系,实现毒品问题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治理方式的精细化,进而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做到社会治理全民受益。

    2020年04期 v.37;No.185 11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攀岩训练对警察警务实战能力的提升作用

    廖志刚;

    攀岩运动能提升人的身体、心理机能和智力思维能力。攀岩运动对身体和心理有着"全面综合性"的锻炼价值,在培养攀岩者思维"计划性"的同时,以其"惊险刺激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现代攀岩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和军队及警察的训练都结合得非常紧密,攀岩运动可以综合提高军、警作战人员的体能和专项打击能力,强化实战中的心理应激和控制能力,提升作战人员的战术素养和丰富警务实战中的技、战术。

    2020年04期 v.37;No.185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攀岩训练对警察警务实战能力的提升作用

    廖志刚;

    攀岩运动能提升人的身体、心理机能和智力思维能力。攀岩运动对身体和心理有着"全面综合性"的锻炼价值,在培养攀岩者思维"计划性"的同时,以其"惊险刺激性"深受青少年的喜爱。现代攀岩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和军队及警察的训练都结合得非常紧密,攀岩运动可以综合提高军、警作战人员的体能和专项打击能力,强化实战中的心理应激和控制能力,提升作战人员的战术素养和丰富警务实战中的技、战术。

    2020年04期 v.37;No.185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政法学刊》(CN44-1007/D,ISSN1009-3745)是广东警官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政法学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始终保持刊物的思想性、理论性、创造性和指导性,创刊多年来力求学术品位与应用价值兼备,倡导理论探索与实战研究并举,关注时代热点和学术热点、重点,刊发的不少文章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多次全文或摘要转载了其所刊发的学术精品。《政法学

    2020年04期 v.37;No.18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稿约

    <正>《政法学刊》(CN44-1007/D,ISSN1009-3745)是广东警官学院主办的法学、公安学学术期刊。《政法学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始终保持刊物的思想性、理论性、创造性和指导性,创刊多年来力求学术品位与应用价值兼备,倡导理论探索与实战研究并举,关注时代热点和学术热点、重点,刊发的不少文章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多次全文或摘要转载了其所刊发的学术精品。《政法学

    2020年04期 v.37;No.185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