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刊

2025, v.42;No.215(04) 93-10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隐形经营者”身份认定的司法困境与协同治理
Judicial Dilemmas and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Identifying the Status of "Invisible Operators"

马其家,董鉴枢,汪楚萌

摘要(Abstract):

基于278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揭示,二手交易平台中“隐形经营者”(以个人卖家身份持续从事营利性交易的主体)的涌现,引发经营者身份认定模糊与责任规避的法律难题,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究其根源,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对“经营者”界定模糊、平台身份认证及分级机制缺陷以及司法裁判标准不一。为破解该难题,亟需构建立法、司法与平台协同的治理体系:其一,立法层面应明确《消法》中“经营者”的法定定义,并出台司法解释确立量化认定标准;其二,司法层面需压实平台协助取证义务,并引入“买家合理期待”原则;其三,平台层面须建立动态三级分类监管机制,并构建激励惩戒并重的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KeyWords): 隐形经营者;二手交易平台;经营者身份认定;司法裁判;协同治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滥用数据优势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21BFX11-4);;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推动数据跨境交易中面临的监管问题及制度因应”(23FXA001)

作者(Author): 马其家,董鉴枢,汪楚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